三唑铜著名商标-三唑铜可以用在西瓜上不(3)
时间:2022-11-01 21:32
(1)危害症状:花生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危害叶柄和茎杆。被害叶片刚开始出现黄褐色小斑点,与黑斑病不易区分,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褐斑病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直径4~10毫米,比黑斑病斑纹大,病斑正面黄褐色至深褐色,背面淡黄褐色,斑纹外圈黄晕宽大而明显。叶柄、茎杆病斑呈黄褐色、椭圆形。 (2)病原特征:花生褐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花生尾孢菌侵染引起的。分生孢子梗呈丛生或散生状。多集中于病斑正面,分生孢子座不明显。分生孢子近似于鞭子状,细长而且稍微弯曲。 (3)发病规律:褐斑病发生的温度范围5~36℃,最适温为25~28℃,并需要高湿,在露水中产生分生孢子的量多。在土质肥沃、地势较低洼的地块容易发病。一般在植株生长繁茂嫩绿而又少见阳光的叶片上比较多见。 (4)防治方法: 第一步,合理利用抗病品种。在同一地块里实行多个品种搭配种植,或者隔年轮换品种种植,防止因品种单一化抗病性退化而引起的褐斑病流行。 第二步,加强田间管理。在栽培管理上,应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营养剂,促进植株稳定健康地生长。管理过程中,整理好排灌系统,雨后清沟及时排水。 第三步,药剂防治。在花期过后,我们就要及时地预防褐斑病的发生,可选用45%%三唑酮可湿粉800~1000倍液;或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600~800倍液。连喷2~3次。隔10~15天一次。可以适当增加喷药次数。 3.黑斑病 黑斑病是花生叶片上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 (1)危害症状:黑斑病发病初期叶表面出现红褐色至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定形的暗褐色或黑褐色病斑。病斑边缘有不明显的黄色晕圈,呈放射状。病斑直径大约为3-15毫米。病斑相互融合后形成不规则大病斑。在叶背的病斑上散生着许多小黑点。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早期落叶,个别枝条枯死。潮湿时,病斑上产生一层灰褐色霉状物。主要危害叶片,严重一些的叶片、叶柄、嫩枝和花梗都可能受害。 (2)病原特征: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球腔菌属。分生孢子梗呈暗褐色,粗短,上部呈节状弯曲。分生孢子顶生于孢子梗上,为倒棍棒形,形状直或者略弯,淡褐色。 (3)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枯枝或土壤中越冬。第二年5月中下旬开始侵染发病,7-9月为发病的旺盛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且重。低洼积水的地方,通风不良,光照不足,都助长了病害的发生。 (4)防治方法: 第一步:实行农业综合防治:花生田实行2年一度的换茬轮作制度。与大豆、玉米轮作为好。准备来年的花生田地时,冬季要深翻晾土。在栽培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时浇水,合理施肥。雨后要输通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