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洞察品牌的发展趋势?
与商业活着紧密的联系.典籍记载商祖王亥就曾驾着牛车到黄岸进行部落间的商品.在那个时期通常都要由“王‘率领才能进行这种物品的交换.在这最初的商品交易活动中已存在着雏形状态的商品标志.很多出图文物中标明了生产者的姓氏‘姓名及产地的印章印记一就是我国商标的滥觞.例如:·战国中期“物勒工名‘式的铭文开始大量出现在青铜器上.这类铭文字数一般不多.所记的主要是器物的年份、主管作器的官吏和作器工人的名字等.由于这种名称多出现于商品交流中因此与现代标志有更多的共同之处. 始于殷商时期的印章也具有标志的性质.印章在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最初只是作为交换货物时的凭证后来多用于盖印封泥.封泥主要是为了封存简犊、公文和函件。起保密作用,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印章和封泥就有很多:1号墓有“妾辛追‘木印1枚。字迹清楚的封泥30枚,其中“轪侯家丞”27枚。“右尉”2枚,.“口买之”1枚;2号墓有“长垂相”.“轪侯之印”龟钮婆金铜印各1枚。“利苍”玉印1枚:3号墓有带文字的封泥七、八枚.大多为“轪侯家垂”.这些印章和封泥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现存的战国时期的陶器上也有标明制造者姓氏、产地、所有者等内容的印章印记。虽然印章、印记大多采用文字的方式,但其标志的性质是不容置疑的。 此外,在中国古代漆器、瓷器上也常见有印记。在枝江姚家港出土的西汉早期的漆器底部。有的烙有“成市草”、“市府造”等文字,有的是用针刻“田”、“黄”字样,说明其来自当时著名的漆器产地成都。“田”、“黄”则是漆工的姓氏。这类印记在中国瓷器中更是十分常见。三国时期的青瓷虎子上题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谊作”。西晋时期的魂瓶上有“出始宁用此廪宜子孙正厉高陈泉四作”.作为商业用瓷的长沙窑瓷器还出现了宣传用的广告用语。如“郑家小口天下第一”等。此外还有如“油盒”、“陈家美春酒”、“瓦货老行”等实用款名。唐代邢窑白瓷上也可以看到如“王”、“翰林”等款识。宋元时期的款识更加丰富,像北宋时期的名窑龙泉青瓷上的“永清窑记”底款景德镇青白瓷上的“段家合子记”“吴家合子记”等款识。这些印记都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商标的范例。 北宋时期已开始使用铜版印刷商标广告。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藏有一块当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用来印刷广告的铜。这块铜版长18.4厘米,宽13.2厘米,四周以双线为框,中部是持柞捣臼的一只白兔两边各有四个楷书阳文“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有七行楷书阳文,每行四字:“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与贩。别有加饶。请记白。”因其图文并茂,且已具备了现代商标所应具备的各种因素,所以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善的古代商标。此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商标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强调质量等内容的文字图画类商标之夕卜还出现了为迎合消费者的心理而带有吉祥寓意的商标。(图1-27)例如药铺门前悬挂的“膏药”牌,上绘黑色圆形“膏药”下有“双鱼”纹样,寓意药到病除。有的还用“鹤鹿同春”来象征身体健康。此后,元明以至清代中叶由于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标的发展并未出现较大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