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培育和监管-商标管理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2)
时间:2022-11-01 21:50
小企业商标注册的几点建议 通过采取一系列监管措施,北京市工商局在维护商标代理市场秩序、促进商标代理行业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新《商标法》的实施,如何在新形势下适用新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对商标代理机构的监管成为摆在北京市工商局面前的难题。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该局主张从三个方面入手,完善商标代理机构监管工作: 对商标代理机构和人员培训进行备案。不定期开展对商标代理机构的专项检查,建立代理机构档案,加强对代理机构的指导及对代理人职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商标法律服务人员能够熟悉并正确运用商标法律,并在培训后对受训人员进行登记,作为一种资质凭证。 加强对代理机构的日常监管。基层工商所作为工商行政执法主体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工商行政执法的第一线,直接面向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能够及时发现并查处商标代理违规行为,有利于监管职能到位。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基层工商所这一特点,通过工商所对商标代理机构进行监管。按照工商所管辖区域的网格划分,每个代理机构均位于不同网格内,将网格作为责任区分配给每个监管人员,由他们对责任区的商标代理机构进行动态管理,同时将日常监管和重点整治相结合,严厉打击黑代理,对商标代理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规范。 加强对代理机构的信用监管,建立商标代理机构和人员执业信用档案。商标代理人在商标代理过程中,要严守客户秘密,规范代理行为,不断提升自身信誉。因此,可以结合商标代理机构备案制度的建立,实行商标代理信用警示制度,即以档案为依托,结合网格日常管理,利用企业信用监管系统或新闻媒体曝光形式,推进企业信用建设。具体来说,一方面,由商标协会推荐优秀代理企业对社会进行公示;另一方面,对失信企业分别采取停止受理商标业务一年、两年或三年的惩罚性措施,把企业的所有信息一揽子提供给公众,将企业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进行公示。同时,动用奖惩机制,鞭挞企业失信,对违背信用原则的企业予以惩戒,对信用好的企业予以鼓励和支持,真正发挥“保护合法、警示非法”的作用,以达到企业信用管理的目的,促进商标代理业良性发展。 产品实际使用的商标与监管部门备案的商标不符会有... 一是加强、著名商标培育。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引导企业培育、著名商标,加强分类指导。同时加强对各市知名商标的指导规范工作。二是积极寻求政府推动,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继续推进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工作,积极发展多种类型的商标质权融资,拓宽企业融资平台,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强区域协作,充分利用华东六省一市、中部六省、淮海经济协作区和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等商标执法协作网的平台,加强商标数据和管理信息交换,探索建立区域性商标价值评估互认机制,加强对驰(著)名商标、地理标志的保护机制,建立重大商标案件查处协调机制,共同构建商标保护网络。四是加强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工作,指导省内企业开展海外商标注册,提高安徽企业的国际商标注册申请量。同时建立商标海外维权机制,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不断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提高商标监管和保护水平。一是以保护涉农商标、地理标志、食品商标、药品商标、涉外商标为重点,继续加大商标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对重大案件及时曝光;对涉嫌商标犯罪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充分保障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二是学习贯彻《商标代理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商标代理行为的监管力度。依托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公开的、信息完备的代理机构诚信数据库,对代理机构进行分级管理,规范商标代理行为,保障委托人及商标代理组织的合法权益。三是大力开展世博会标志保护工作。组织开展全省工商系统世博会专题培训工作。按照总局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好集中整治行动,为世博会顺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四是推行商标授权经营制度。2010年,省内各市要在本辖区内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市场全部实行商标授权经营制度,对市场经营单位主体资格和商品商标产地、进货渠道等进行登记备案,并以经营户为单位,建立商品商标档案,探索建立遏制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的长效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和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五是研究出台《重大商标案件追踪服务制度》等制度,加大对著名商标的保护力度。 第三,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扎实推进“一所多标”工作,推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申请量和注册量不断增长,加强涉农企业商标保护力度,依法查处涉农商标侵权案件,为加快培育安徽省的知名农产品商标夯实基础。二是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运用、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指导力度,规范地理标志的使用,加强对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情况的检查,依法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维护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信誉。三是支持涉农龙头企业的发展,推行“公司 商标(地理标志) 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第四,规范完善著名商标评审工作,提高著名商标的质量和声誉。一是严格按照《安徽省著名商标初审工作程序》的要求和规定,加强对著名商标初审质量的考核,制定相关考核办法,提高著名商标的质量和声誉。二是进一步完善著名商标评审专家库,增强评审的公开性、透明度、公信力。三是改进完善著名商标申报程序,按照成熟一批,申报一批,认定一批的原则,依各市申报时间顺序组织审查。 第五,支持安徽省商标协会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发展商标事业中的作用。一是指导有关地市筹备成立市商标协会。二是加大对省商标协会会员单位打假维权和商标运用的支持力度,为会员单位服好务。 |